MINIMALIST STYLE

轉型發展

 

 

再創輝煌

公司戰略

三園建設規劃

 

    ——打造“一帶一路”格庫線天然纖維物流產業園、打造新能源配套裝備制造產業園、打造蛇紋石尾礦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園。

    一是擬依托格庫鐵路,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格庫線天然纖維物流產業園項目建設,助力企業轉型發展。該項目預投資總額2.5 億元,建成投產后,可實現年均產值5.2億元。該項目前期工作于2018年啟動,2020年1月,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編制完成,即將實施。

    二是聯合內地風光設備制造企業,以產能轉移的方式,共同建設茫崖市新能源配套設備制造產業園,打造茫崖市風光裝備制造基地。2019年 “茫崖創安廣源風光裝備制造有限公司” 成立,目前塔筒制造一期已建成投產。“茫崖楓源新能源電氣設備制造有限公司”的設備制造項目正在建設之中。

    三是與高校、科研機構展開技術開發合作,加快推進石棉尾礦綜合利用。2018年開始,與咸陽非金屬礦研究設計院、西南科技大學等眾多科研院合作,展開了“4萬噸新型溫石棉材料”、“石棉尾礦微晶陶瓷制備”、“石棉尾礦白碳黑、高純氧化鎂提取制備”等尾礦綜合利用項目的前期工作。目前,公司年處理400萬噸尾礦、生產20萬噸鐵精粉的項目已經全面進入生產階段。

    一、打造“一帶一路”格庫線天然纖維物流產業園

    目前,國內石棉纖維已成進口石棉、國內其他品牌石棉及“茫棉”三分市場的格局。其中進口石棉-俄羅斯石棉、哈薩克斯塔石棉主要進貨路線為“西伯利亞鐵路-滿洲里口岸-國內使用廠商”,該線路存在運輸距離過長、運輸費用過高的缺點。其余三分之二國內石棉和創安公司“中國茫棉”均位于茫崖市附近。目前隨著“一帶一路”經濟走廊建設,“歐亞班列”、“格庫鐵路”開通,在茫崖市茫崖鎮建設“天然纖維物流產業園”的條件已具備,該物流園建成后將成為西出歐亞、南達中東、東接內地及東南亞的“天然纖維物流集散中心”。此外,創安公司其他轉型發展項目正在實施,該物流園的建設亦可為其他項目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撐,建成后未來預計石棉貨物吞吐量30萬噸/年,鐵精粉、微晶陶瓷、氧化鎂、白炭黑、鈣鎂磷肥270萬噸/年,年貨物吞吐量300萬噸的綜合性物流產業園。

    二、打造新能源配套裝備制造產業園

    目前,茫崖市的風電配套設備由酒泉(相距1027千米)或格爾木(相距529千米)、德令哈(相距770千米)的生產商供應,運輸成本較高。為此創安公司已聯合國內企業借助茫崖石棉礦既有閑置的工業設施,共同投資建設風電設備制造產業園,主要制造風電塔筒、葉片及電氣設備,同時向制造基地逐步分流職工。此外,緊鄰茫崖的鐵木里克、依吞布拉克等地風能資源同樣十分豐富,未來一經開發,茫崖風電配套設備制造產業園的比較優勢將十分明顯,這一地區必然是產業園的合理供應區,因此,在茫崖建立風電配套設備制造產業園不但解決了本區域的需求,還可以打開并占領新疆南緣地區的風電市場。

    三、打造蛇紋石尾礦綜合開發利用產業園

    我國是蛇紋石礦產資源的大國之一,已探明的貯量超過5億噸,占世界第三位,產量占世界第四位,但因開采品位低,一般僅為1~4%,會形成大量的尾礦。創安公司六十一年來走過了手工采選、半機械化采選、機械電氣化采選的工業發展之路,形成了最高年產14萬噸石棉產品的我國大型的石棉生產基地,一度占全國石棉礦物纖維市場的40%左右。連續多年的生產也形成了多達4億噸的石棉尾礦。

    茫崖石棉尾礦主要是以蛇紋石礦物(3MgO2SiO2 2H2O)為主要成份的巖石,其理論組成是:MgO,40%;SiO2,42%;H2O,12%。此外還含有5%左右的鐵元素(Fe),針對石棉尾礦的這些特性,創安公司從2016年開始,聯合相關科學院所對石棉尾礦的綜合利用進行了研究,下一步公司計劃對石棉尾礦進行綜合利用,計劃每年對2000萬噸尾礦石棉進行處理,從中提取鐵精粉、高純氧化鎂、白炭黑、鈣鎂磷肥及制作土壤改良劑、制作微晶陶瓷等產品,最終實現石棉尾礦的無害化和無殘留處理。

黄色激情小说